近日,我县发生多起利用网络找到餐饮店经营者联系方式,以大量订餐的名义添加店主微信,在店主将餐食送到指定地点后,诈骗分子借口支付宝、微信等支付方式限额且家人住院急需用钱,希望能先将钱转到店主的银行账户,再让店主转至其指定的账户上,利用店主“帮助其完成洗钱”。
案例:
1、3月12日下午,开餐饮店的张女士接到订餐电话,需要炒菜送到新兴街,送到后,对方通过支付宝转账并让张女士放在房门口。3月13日,对方通过微信联系张女士,说自己的叔叔在医院需要抢救,让张女士帮忙转账,最终张女士帮助对方转账10000元。
2、3月12日下午,开餐饮店的吴先生接到网上订餐电话,需要点外卖送到欧沪小区8栋,送到后,对方让吴先生送到后不要敲门放下就好,随后通过支付宝付款。3月13日,对方再次点餐,同样要求吴先生送到欧沪小区8栋,当外卖送到后,对方打电话向吴先生帮忙,帮忙转账给正在抢救的叔叔交医药费,于是吴先生帮忙转账10000元。
案例中商户经营者在无形当中成为诈骗分子的“洗钱工具”,导致自己名下的多张银行账户被冻结,甚至可能承担涉案资金被划扣的经济损失。
警方提示:
1.谨慎接收大额网络订单和线下订单,规范收款流程,拒绝来历不明的货款。
2.警惕上门大额采购伪装掩饰真实面目的订单;警惕大额采购不在乎款式和型号、照单全收的订单;警惕贵重物品通过网上下单跑腿送货,买家不露面的订单。
3.不要随意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或收款二维码,避免无意中成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。
4.若发现银行账户出现异常状况,第一时间到银行查明原因;保留好聊天记录、交易记录等证据,及时报警,配合调查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